描述
此版本是較早之前的,但⚠️非川流第一版⚠️ 而是之後已經改版過的版本
濾杯全程採1250度C高溫左右進行窯燒
濾杯採用氧化燒,色澤圓潤自然
內裡採 山流山谷 設計
提環設計好拿上手
不易脫落
採用川字長、中、短內溝設計,梅花花底樣
——
產地/製造方式
台灣/半手工量產
品名:川流濾杯
規格:2-4人
產地:台灣鶯歌
重量:327克
尺寸:8.7cm高*11.7cm底杯直徑
—————
學長自己測試的細節如下
☑濾杯主要功能
川流濾杯的落水孔較其他濾杯來得大
因此照道理說流速應該會過快,而風味不足
但川流杯壁上排列了長中短三種肋骨
下半段的肋骨排列密度較低,因此對流減少,流速限縮
去平衡大型落水孔的快流速,形成均衡偏甜感的主要風味
這點和市面上各種濾杯的觀念都不太一樣,頗有玩味空間
☑適度浸泡可做出足量甜感
川流的使用相當符合新手和一般消費者的常態沖法
悶蒸後順手由內而外給中水,讓濾杯水位自然上升
到較高水位時斷水,等下水再次給水,循環1-2次
就剛好是川流濾杯最為甜口好喝的一個區間帶
☑可以挑戰細研磨
學長平常習慣使用較粗研磨,但使用川流時
嘗試逐步調細研磨度,確實能喝到不同的風味表現
川流因為落水孔較大
細研磨時幾乎沒有卡水煞車的狀況,能維持較快的流速
在細研磨豐裕的表現下,仍能維持較多的乾淨度
這點是川流濾杯的獨到之處
我個人相當鍾愛極細研磨時,用川流搭配一刀流=精彩
☑學長建議的基礎沖法是不悶蒸的150/150
使用比平常細的研磨度,20克咖啡粉
第一段不悶蒸直接給150ml,流完後再給150ml
有層次又甜口好喝
可以看學長的直播示範影片:https://reurl.cc/7XemjN
(4分、23分、42分,有三種不同的川流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