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OutIn Nano隨時萃-戶外/便攜義式機

 In 沖煮咖啡, 開箱介紹

這次學長要開箱的是戶外圈+咖啡圈討論度相當高的便攜義式神器:OutIn Nano Portable Electric Espresso Machine

除了本體之外,學長這次也一併入手了,擴充套件

Nano Basket PLUS

金屬萃取立架

硬殼探險包

會全部都測一輪,並分享學長的完整使用體驗

 

外盒設計和商品本體組成

OutIn Nano的外包裝設計走一個明確的「山系」風格。

背景是山林意象,並標記了2023紅點設計獎與2024 iF設計獎的標章

包裝正面已清楚說明這台機器的三個特點:

  • 內建加熱與高壓泵浦

  • 支援粉杯與膠囊雙用

  • 單鍵操作、戶外即沖即飲

打開外盒上蓋,無論是使用的顏色或CI,都顯示出OutIn強烈的戶外設計風格

商品本體包含:

  • OutIn Nano主機(內建7500mAh電池,可直接 USB-C 充電

  • 隨行杯

  • 原廠標準粉杯(約8g)

  • 膠囊粉杯

  • 兩用咖啡粉勺

  • Type-C充電線

整機握感比預期來得扎實,金屬外殼帶有微霧面手感

按鍵為觸控式設計並帶有LED燈號提示

整體尺寸剛好可塞進隨身包,重量為670g

相對於整套手沖器材來說確實是輕,對戶外族群來說便攜性是加分的

而且整整齊齊+按部就班的器材陳列,就是知道戶外迷對這種fit的感覺毫無抵抗力

機身後有一個矽膠蓋,打開就是Type-C充電口

乘載7500mAh大電池

充飽電,若加入熱水萃取可使用達200次,若加入冷水萃取可使用約5次

露營的話直接加熱水,用到你喝不完

爬山沒熱水的話,5杯濃縮也是蠻夠喝了

是目前學長看過可自行加熱的便攜義式機中,效率最高的

 

另外支援行動充電,用5V/3A USB充電器即可充電

還有IPX4防潑水,戶外也能安心使用

擴充套件:Nano Basket PLUS、硬殼探險包和金屬萃取立架

加購的Nano Basket PLUS是超實用的配件

讓OutIn Nano的用途不再只限於espresso

更有機會萃出飽滿的濃縮,以及做奶咖、特調等應用

組合內含包括:

  • Extra粉杯(可裝約18g咖啡粉)

  • 全金屬萃取槽
  • 鋁合金壓粉器

  • 磁吸接粉環

  • 佈粉針

硬殼探險包和金屬萃取立架

這兩個配件可以大幅增加使用體驗

學長也是很建議一起購買

OutIn原廠推出的硬殼探險包實在很貼心

內部設有多層分格,能完整收納主機、粉杯與配件

包括Nano Basket PLUS的配件也全都塞進去,出門不用怕零件碰撞或損壞

模組化攜帶感十足,完全是為戶外玩家設計的思維

金屬萃取立架是一個輕量的可拆式立架

可以調整高度,對應馬克杯或盎斯杯…等不同的高度需求

同時也讓OutIn在萃取過程中可以更一目了然地觀察crema

讓整個體驗變得加分許多,從戶外到專業,你只差一個立架

看完外觀和基本規格,讓我們直接往操作前進

 

三種粉杯和使用冷熱水萃取的實際使用和心得

OutIn Nano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它支援三種不同粉杯系統

最左邊是膠囊

中間是標準粉杯(可裝約8g咖啡粉)

右邊是Nano Basket PLUS的Extra粉杯(可裝約18g咖啡粉)

 

學長最愛的當然是Extra粉杯

但我們先從最簡單的膠囊來了解操作

如果你只是想快速來一杯咖啡、不想清粉、不想壓粉,那就用膠囊吧

只要把Nespresso Original相容膠囊(Vertuo大膠囊不行)輕輕一壓,就能穩穩固定

裝上膠囊後鎖上機身旋緊

先示範加熱水的模式,我建議直接用滾水,效果最佳

然後機身內有水位線,非常方便,加到50ml即可

因為膠囊本身的咖啡粉克數很少,加50ml水濃度比較剛好

然後快速壓按紐2下,會直接開始萃取(不會啟動加熱)

燈號會開始從左到右輪流亮起,並聽到類似抽真空的聲音

那就代表機器正在吸水+把壓力給到粉餅上,那我們要做甚麼呢?

答案是甚麼都不用做,坐等濃縮萃出即可

劑量大約在20-25ml左右,口味就依據你買的膠囊等級如何

膠囊買得好,這樣萃也是相當好喝(我用的是饕選的淺焙衣索比亞膠囊=超香)

這種粉杯最適合:

  • 出差、旅行、車泊

  • 不想碰粉、怕麻煩的朋友

  • 用精品膠囊快速喝一杯還是不錯的

雖然風味表現不如現磨咖啡粉那樣有層次感

但勝在乾淨、穩定、極速,是一種完全不同的便利體驗

 

接著我們來實測OutIn Nano使用原廠粉杯搭配「冷水加熱功能」

從裝豆到萃取,一步步體驗它的完整沖煮流程

粉杯最大容量約為8g,可以使用電子秤秤好

可以直接用粉杯當量匙使用,大約裝滿就是8g,相當方便

使用研磨度要比摩卡壺細,但比一般商用磨豆機略粗一些些

對研磨度的要求還算寬容,小飛馬不用到最細就可以

一般的手磨也絕對可以達到這個要求,就是手磨磨義式研磨會稍微辛苦一點

原廠粉杯的口徑較小,所以學長建議使用湯匙進行佈粉

可以很乾淨又均勻地把粉杯塞滿粉

大約裝到9分滿就差不多了,裝到全滿上蓋可能會蓋不起來

佈好粉後使用附贈的兩用咖啡粉勺做填壓,直徑是剛剛好的

只要蓋上就能完成整平與壓實,適合新手也不易出錯

將填粉完成的粉杯先蓋上上蓋,再旋上主機底部

直接加入常溫水,水量大概也是加到50ml

長按電源鍵 2 秒後,指示燈會開始閃爍,表示正在加熱中

約 180 秒,水溫會自動加熱到92度

當燈號轉為恆亮,就代表進入萃取階段

不需要手動操作,OutIn Nano會繼續進行萃取流程

從加熱到完成萃取,大約耗時3分鐘多,相當便利

濃縮的萃取表現不錯,油脂層細緻

crema色澤均勻,沒有亂噴的現象

風味上已經相當精彩,我用衣索比亞的淺焙豆

花果香和果酸甜值都完美釋放,單喝相當舒適爽快

但因為使用的粉量只有8g,單喝或加少量水是最佳解

如果要加很多水拉開做成美式,或加奶做成拿鐵、卡布

濃度就會有一點不足,畢竟劑量和風味是正相關

如果喜歡喝奶咖,學長還是建議直上Nano Basket PLUS

打開上蓋,可以看到粉餅還是相對完整的

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孔洞、邊穿現象

代表粉的粗細和壓力比較對稱

直接把粉杯和上蓋用水沖沖洗洗就完成清潔,可以進行下一杯了

 

最後是Nano Basket PLUS的使用,也是學長最為推薦的

以上就是所有的配件,已經相當齊全

不太需要再購買其他配件

就可以壓出完美的粉餅+美味的咖啡風味

Extra粉杯的底座是一個小孔的設計,但其實他並不是加壓系統

小孔只是為了讓濃縮流出時不易噴濺

因此研磨度的要求就會再高一些,因為所有的抗阻都來自於咖啡粉的細度

但也因為如此,這個粉杯就會更接近商用咖啡的概念

我建議使用比原廠粉杯再細一點的研磨度

Extra粉杯可以直接放在全金屬萃取槽裡進行佈粉,不用特別拿出來

此時磁吸接粉環會吸附在萃取槽上,讓你佈粉變得更為輕鬆

而鋁合金壓粉器也是100%和接粉環吻合

因此壓粉器同時也有整平的功能,就不用擔心壓歪了

這個設計非常舒適先進,學長大推

Extra粉杯相當大,我是用的是深烘焙的義式配方豆

可以看出18.8g也不算特別滿,淺烘焙豆可能可以塞進19-20克

因為有佈粉環,粉就不客氣直接倒吧

甚至直接接磨豆機落下的粉也可以

基本上不太會噴出,超方便

18g大概就是這個容量,可以看出還有一些空間

稍微搖晃一下讓粉水平

搭配鋁合金壓粉器進行整粉的動作

下壓時基本上不太會感覺到阻力,因為有接粉環控制深度

所以這一下比較類似於整平,粉層還是比較鬆的

但這個動作可以避免一壓下去直接歪掉的新手錯誤

可以看到粉層非常的平整,爽快啊

但學長還會進行第二次填壓,讓粉層更為扎實一點

這次可以看到我的整粉器就真的陷入粉杯中

粉餅的抗阻就會更好,風味也會更飽滿扎實

填壓完畢很明顯可以看到比整平時更深了

千萬要記得放上蓋,不然等下壓力會外洩

你的濃縮會變成沒味道的咖啡水

使用冷水或熱水都可以

建議可以倒入約70-80g的水

萃取出來約35g左右,但也看豆子

有些豆子比較不吃水的話,萃取的水量會偏多

因此更棒的選擇是搭配電子秤

到目標劑量時就按按鈕關機,可以保持一至性和濃度

一杯有厚實油脂層的Espresso完成

crema呈現淡棕帶金的色澤,細密且連續

風味乾淨,並且有良好的甜感與油脂厚度

有沒有看到完美的三層分層

第一層咖啡色泡沫稱為crema

第二層咖啡色液體稱為body

第三層黑色液體稱為heart

濃度夠,單喝的時候層次很飽滿,尾韻也乾淨

你會感覺到那種厚實的口感,少量的果酸和強勁的焦糖甜和核果調性

在家裡能喝到這種等級的濃縮已經非常厲害

如果你想做成奶咖,我會建議加60到80ml的牛奶

比例剛剛好,咖啡味不會被稀釋掉

即使加了奶,這個濃度也還是撐得起來

喝起來有層次、有足量風味,不會寡淡無味

當然要做成美式也是絕佳的選擇,100ml的水加進去都還是相當好喝

最後再分享一個泰國超紅的柳橙咖啡的做法

做法超簡單,先加冰塊,再倒入柳橙汁約 120ml

最後慢慢把 espresso 沿著冰塊倒下去

讓咖啡浮在上面,這樣做出來的分層超漂亮

這種特調最考驗濃縮的萃取完整性

如果濃度不足、風味不足,分分鐘咖啡的味道就被柳橙汁吃掉了

這杯咖啡的香氣就很足,放在上層直接噴香,第一時間感覺到咖啡的質感

攪開以後風味也豐富不水,清爽又扎實

這個配方非常適合夏天喝,尤其你想要一杯有變化的冰飲

但又不想太複雜的時候

用 Basket PLUS 萃一杯濃度夠的espresso,搭個果汁就可以搞定了

實驗的最後給大家看一下粉餅萃完的樣子

萃取到目標劑量時,如果水槽裡還有水,可以再按開關把殘水擠掉

粉層就會呈現出這種乾燥完整的狀態,可以直接拿渣桶敲掉

在清潔方面也是非常舒適爽快

小結:

1.OutIn Nano隨時萃以極為輕便小巧的設計,搭配三種粉杯,以及冷熱水兼用的強大功能,無論是室內或戶外使用都相當簡易方便,濃縮、美式、奶咖都好喝有濃度

2.除了本體,學長大推擴充套件Nano Basket PLUS、金屬萃取立架和硬殼探險包,Nano Basket PLUS讓濃度大為提升、風味更完整,金屬萃取立架則是讓居家的萃取體驗更舒適,硬殼探險包專為攜帶設計,fit設計是露營和戶外收納強迫症一大福音

3.美好的風味永遠是咖啡的最大目標,OutIn Nano只要搭配優質的豆子+正確的萃取觀念,萃取出強勁的香氣、平衡的果酸和甜感以及足量的body相當簡單,也是居家濃縮的一大利器,推薦給想入義式咖啡的玩家

目前OutIn Nano正在嘖嘖進行募資

請點擊:OutIn Nano早鳥價:NT.4390(現省1610)

Recent Posts
聯絡我們

您可以發送電子郵件,我們會盡快回覆您。

0